首页 > 健康 > 正文

需要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行动力 “提前症”不一定是优势

2022-08-25 16:36:19来源:今晚报  

最近,果壳网的一篇科普文章火了,题目叫《拖延症的反面“提前症”:离截止日期还有1个月,我熬夜完成报告》。不仅文章被各大媒体转载,在微博、小红书、知乎上,相关话题的讨论量更是直线上升,“提前症”这个词突然闯入了人们的视野。

“我也像文章中描述的那样,总是提前很多天完成任务,不然就不踏实。”“我赶火车总是提前很早就出发,这也是‘提前症’了吧?”“我每天上班至少提前40分钟到,跟朋友出门必须比对方早……同样症状的有没有?”

与慢吞吞做事、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开工的“拖延症”相反,这种做事风风火火、凡事总想提前的人,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组织,纷纷在评论中“报到”。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长辈更爱往前赶的印象不同,“提前症”中不仅年轻人多,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更是占了很大比重。

伴随着“提前症”为人们所关注,一连串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: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开始“提前”?他们那股争分夺秒的劲头,是不是也让他们在职场上无往不利?相对于广为人们诟病的“拖延症”,“提前症”到底有没有烦恼?今天,记者走近“提前症”人群,并采访了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,请他们和我们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。

“提前症”的人会这样做

周五中午例会结束后,领导布置了一份中期评定表,要求员工最晚下周五开会前填好交齐。当其他人晃晃悠悠准备去食堂买饭的时候,晓熙却回到了工位,从指定邮箱里下载了表格存在电脑桌面上,准备当天下午就填好上交。“我应该是个典型的‘提前症患者’吧,可能程度还不轻。”晓熙表示,“比如下周初要完成的任务,我再忙也绝不会拖过本周五,否则整个周末都不能踏实。”

除了工作,其他方面晓熙也是“抢时间”达人。特别是出门旅游,即使是去蓟州农家院住两天这样的行程,他也常常会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找民宿、约朋友,更不要说远途旅行了。“我的朋友最怕的,是跟我一起赶火车,不提前1个小时到,我真的不能安心。”晓熙无可奈何地说,“我常常没出门就设想各种状况,什么堵车、爆胎、剐蹭,脑补一堆可能出现的状况,得出的结论就是尽早出发。之前还和朋友约着一起出门,有过两次之后,他们就都与我分头行动了,这样大家都能轻松一些。”

大三学生心迪是个典型的“拖延症”患者,在她的心里,自己的母亲却是另一个极端。“感觉我妈妈的‘提前症’已经渗透到每一个日常角落了。我俩一起回家,还没进小区她就开始找钥匙,一定把开门的那把择出来,捏在手里才踏实……还有她带我参加饭局,约的晚上,但从下午开始,她就催着我往家赶,生怕来不及。”心迪总结说,“我之前一直认为‘提前症’是长辈们的专利,专门来克我们‘拖延症’的。但是进入大学和同学一起生活之后,尤其在暑期进入实习单位后,我忽然发现原来年轻人也这么‘着急’。”

宿舍室友嘉佳,就是心迪口中“着急”的年轻人之一。嘉佳总是随身带着一个日程本,上面是近期要完成的各类事项,后面规规矩矩标着截止时间,而在每个标了对勾的项目边上,都会有一个比截止时间提前一些的日期,少的相差5天,多的相差10天,这些都是嘉佳真正完成任务的时间。“好多人觉得我这样做是勤奋,但我反而觉得这是因为自己比较‘懒’,是思想上的‘懒’。我宁愿自己身体累一点,提前完成任务,也不想有件事儿心里总惦记着。只要完成了,我就可以把它从我的‘内存’里清掉,我喜欢这种轻松的感觉。”

但嘉佳的“提前症”并不能让她事事都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。“可能因为我太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行事了,最受不了节外生枝。即使我提前完成了任务,后面有一段空闲期,在遇到‘空降’新任务时也一样不爽。因为计划中的‘休闲时光’被打破了,这会让我感到无力和焦虑。”嘉佳说。

职场治好了“拖延症”

不少年轻人和心迪一样,认为身边父母辈的人有更多“提前症”的问题,自己几乎是在父母的催促声中长大的。对此,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桂慕梅表示,一般情况下生活经验丰富的人,比如说父母辈,他们做事喜欢提前准备。这种人是希望尽可能抓住机会,把事情办成、做好,不希望白白耗费时间精力而一无所获。而年轻人的人生经验相对较少,年轻似乎意味着有更多重来的机会,所以他们往往不担心错过,不惧怕后果。就像心迪对记者说的那样:“可能自己还年轻,总感觉时间和机会还有很多,并且通常也不会因为某件事没做好而去承担不良的后果。所以,自我感觉压力不大,自然就变得动力不足了。”

而一些年轻人进入职场之后,反而在工作中变得不再拖延,甚至开始“提前”。陈先生今年32岁,经过几年工作的锤炼,他逐渐摆脱了“拖延症”,甚至开始有了“提前症”的倾向。“现在回想起来,我过去的拖延多是出现在单兵作战的时候。如果要融入团队形成更密切的配合,就必须摆脱拖拉的毛病,甚至加快步伐。”李先生现在是一家私营企业宣传部门的负责人,同时还负责企业内部员工的各类培训,有太多需要沟通协调的任务要执行。“我们无论是对外做产品发布,还是对内做员工培训,都涉及场地预订、资料准备、人员组织等诸多环节,有时候一个环节的小小错误,可能要靠全组人加班加点的工作来弥补。”陈先生表示,“我反思了,每当面临重大活动,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敦促大家提前,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出于对他人的不信任。”

不可否认,“提前症”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。桂慕梅副研究员表示,当代社会复杂多变,生活节奏加快,竞争激烈,人们要顾及的方面繁杂多元,也有太多的责任和义务。或是要应对生活和工作的不确定性,或是希望自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将事情提前做,长此以往,就可能出现“提前症”。

“提前症”不一定是优势

总是把事情提前完成,难道不好吗?毕竟提前将事情做完,代表能动性强、做事高效、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;而且在人们的观念中,普遍认为有“提前症”的人,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行动力。

“但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。虽然我从来不拖沓,但是我总是很痛苦。”晓熙苦笑道,“我感觉自己有一根紧绷的弦,永远不会放松下来。一件事情提前完成了,又会控制不住地去找更多未完成的事情去做。”晓熙坦陈,一方面是自己风风火火的状态带给周围人的压力很大,另一方面也有人觉得她太能表现自己了,怎么什么事儿都得抢在前头。“有时候,‘提前’不光是自己的事,也会影响到与人合作。有些材料我是需要从其他部门归纳汇总的,因此常常会在工作群里催促其他人尽快完成,长此以往,确实会发生矛盾,工作上的‘时差’也会给沟通协作造成一定的障碍。”晓熙表示。

不仅如此,过度“提前”有时会做“无用功”。每年“三八妇女节”,晓熙所在的公司都会组织观影、插花、讲座等各类活动,还会给女员工发放一些节日礼物。今年,晓熙按照往年惯例提前准备了方案,没想到却赶上了新冠疫情,公司为了避免聚集最终取消了活动,晓熙白忙了一场。

“我倒觉得提前思维有时候虽然看上去是有效率的表现,但是呈现出来的结果未必都是优秀的。”陈先生结合自己领导团队的经验这样表示,“我们部门确实有效率高的员工,但是他往往是‘快刀斩乱麻’式的工作,缺乏深度思考,创意大多数时候并不新颖,生搬硬套比较多;相反,稍显拖延的人,反而可能会给出我惊喜的策划。”

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

“‘拖延症’和‘提前症’常和一个人的人格特质、客观环境、家庭教养方式、早年经历等因素息息相关。”应用心理学专业副教授、临床注册心理师、天津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轩希表示,“尤其是在一些长辈对子女要求比较高的家庭中,追求完美成为一种认知和信念,子女长大后如果不能做到完美,就更容易选择通过拖延来逃避可能面对的失败。”相比之下,在职场中,“提前症”人群主要通过提前完成任务来抵消焦虑的心理内耗,表面上看,似乎社会适应性更好,但是时间长了也同样会给团队的伙伴们带来焦虑情绪,从而引发一些人际冲突。

轩希表示,“提前症”人群更要注意给自己解压。“一些比较严重的‘提前症’人群,甚至宁愿为尽快做完事而付出不必要的体力和精力。有的去熬夜,或是牺牲正常的娱乐和社交。”轩希说,“提前症”归根结底是安全感的缺失,导致渴望增加掌控感。“我们一定要试着让自己停下来,并且给压力找到合适的宣泄出口。”

轩希强调,更重要的一点是无论“拖延症”还是“提前症”,一定要试着与自己和解。与其一味强调要改变自己的现状、增加自己的焦虑源,不如正视那些无力改变的时刻,减少与自己的行为对抗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,或许许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。(田莹)

标签: 需要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行动力 提前症不一定是优势 不仅年轻人多 提前症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更是占了很大比重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资讯播报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