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健康 > 正文

治疗“内卷化的孤独”的良方无他

2021-03-26 11:09:30来源:中国青年报  

“孤独没有什么不好。使孤独变得不好,是因为你害怕孤独。”

这是一位作家谈“孤独”时的洞见,深以为然——孤独是艺术的摇篮,真正的创作无一不是诞生在一个静穆的时刻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就坚定地认为“诗歌源于在内心平静时追忆起来的情感”,而生命境界的升华,没有不经历体验这样一个孤独过程的。

在第十九个“世界睡眠日”之际,一份《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》数据显示,当下我国超3亿人存在着睡眠障碍。在诸多的原因当中,“害怕孤独”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。

害怕的是什么样的“孤独”?

因“僧多粥少、过度竞争、焦虑内耗”的内卷化,而形成强烈负能量的孤独感,压迫出自我否定或膨胀爆裂,这种“内卷化的孤独”当下正在渗透到工作生活方方面面。

人的一生中,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,睡眠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。然而,“内卷化的孤独”正把熬夜失眠、忧愁寂寞常态化,打乱自然节奏的规律,撕裂身心,陷入陀螺式的自我消耗和无助的死循环中,直接造成逃避现实、逃避问题,甚至逃避社交。

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,知乎CEO在知乎平台回答了一个问题:社交究竟是什么东西,它的本质是什么,由什么要素组成?他给出的答案很简单,关于社交的本质只有两点——

我是谁?

其他人是谁,在想什么?和我是什么关系?

从一个媒体人的视角,看这一似乎哲学性很强的回答,其实也是一个有关媒介与人关系的回答。

正如麦克卢汉所说,媒介即信息,媒介使用会导致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变化。正在深深影响工作生活的移动社交互联网,在真实与虚拟场景相互转换之间,展开了一场与碎片化时间追逐竞跑的游戏,不断挑战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,最直接的影响之一,就是对于本可承受、安享与欣赏孤独的我们,却越来越害怕孤独,别说观看一段长视频都变得没有那么耐心,就连片刻离开手机都容易变得心神不安、心烦意乱。

治疗“内卷化的孤独”的良方无他,唯有提高健全身心的免疫力,还“孤独”一个正常人平常心的规律范畴,调节改善工作和生活方式:开放它,接纳它,正视它,转化它,才能谨防陷入亚里士多德对“内卷化的孤独”一种千年预言:孤独的人,不是神灵,便是野兽。

孤独,有的是长期甚至是一生的,有的却是突然的改变;孤独,有的是被动造成的一种情绪状态,有的却是主动选择。

认识和化解“内卷化的孤独”,更多地需要用智慧而非知识。

这里的智慧是指使用知识、经验、洞察力、同理心等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,是一个认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。张爱玲说:“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,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。”前些天一个被追捧的年轻直播带货明星,突然病倒住院,自叹压力大时一点小事也会让自己崩溃。而另一个选择一跳死之的年轻人,家人回忆说其实导火索微不足道,只是他长期抑郁、心理崩溃。

当一个人学习拥有智慧时,无论孤身一人,还是与其他人在一起,都可能会对孤独感产生免疫力。

日前坐地铁时,透过一片埋头看手机的人群,看见窗外的地铁站墙上,贴着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:人世间,波诡云谲,因果错综。只有能做到“尽人事而听天命”,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。

不知能有多少人注意到这句话?我并不觉得“内卷化的孤独”是什么羞耻,因为至少自己常会因处理不好问题矛盾、改正不好错误失误,而陷入其中,程度轻重不同罢了!我们每一天需要“尽人事”的地方实在太多了,多到哪有闲功夫孤芳自赏、自怨自怜、自欺欺人。

日前广西一名年仅24岁的青年突发意外去世,捐出的器官成功移植到7名病人体内,又以另一种方式“活”在了这个世界上。这或许就是一种善待孤独的智慧吧!

而超越孤独的更大智慧,恐怕还有许多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,那是“先天下忧之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觉醒奋斗者。一方面,我们需要《乌合之众》中警示的“孤独”自醒:“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,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。”每一个奋斗觉醒者,都有着孤独体验和激发创造;另一方面,我们需要满足人民利益、顺应人民愿望、得到人民支持的杰出人物、英雄人物、模范人物,学习紧跟他们的步伐,就是顺应人民创造历史的规律。

比如看完《我的长征》,印象最深的,除了无休止的流血牺牲,一天孤独艰辛地行进120公里路,还有就是那位红军战士口中一直说着的:“跟着走!”

跟着党走,跟着信念走,跟着队伍走,跟着心声走。

坚持党的建设、统一战线、武装斗争,坚持实事求是、群众路线、独立自主。

相信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真实世界,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遭受挫折,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笑对人生,学习超越孤独的智慧直面人生,把“小我”投入“大我”当中,跟着走,坚持走,一定能够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,走出一个真实圆满的自己。

相信今年“世界睡眠日”的“规律睡眠,健康未来”这个主题引导,不仅仅有利于我们尽快学会不受煎熬地走入梦乡,而且有利于我们从内卷化的孤独中走出来,拥抱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明亮人生。

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振臂高呼,言犹在耳,震聋发聩,鞭策我们奋力前行:“人生本务,在随实在之进行,为后人造大功德,供永远的‘我’享受,扩张,传袭,至无穷极,以达‘宇宙即我,我即宇宙’之究竞。”(张坤)

标签: 治疗“内卷化的孤独”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资讯播报

推荐阅读